上海植物園積極備戰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
264 2020-06-16
據外媒報道,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Ecography》上的一項研究稱,隨著全球氣候加劇變暖,北方森林的林下植被將向更北的地方遷移。
為躲避全球變暖,北方本身的物種由于遷移,數量將會變得更少,而以前很少見到南方物種的北部地區將可能出現大量該物種。
該研究預測了芬蘭常見的25種林下植物在未來幾十年的命運。其中矮灌木、草本植物、草類、苔蘚和地衣等15種林下植物對溫度有強烈的反應,并預計每年以6到8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動。而其它10種物種的數量似乎不受溫度的影響??梢酝茰y,全球變暖可能對這些物種沒有影響。
研究者薩拉·維倫·佩雷斯說“目前分布在芬蘭南部的一些物種,如草菖蒲、假鈴蘭、北極星羅棋布和苔蘚植物有可能到達北部地區,盡管它們在20世紀80年代在北部還是很稀有的。”
該研究還預測,目前北方森林中常見的物種數量將會不斷減少,如果有足夠的土地,它們將會進一步向北遷移,但這種可能性被北冰洋截斷了。
該研究只分析了全球變暖對林下植被的影響,卻沒考慮其他因素,如降水、土壤、光照或樹木類型等。
科學家還強調,他們只是對物種豐富程度的潛在變化進行了預測,能否得到證實將取決于物種在原地應對氣候變暖的能力和自身的擴散能力。
靈芝的別稱:靈芝草、仙草、瑞草、神草,在日本又名吉祥茸。根據我國最著名的藥學典籍《神農本草經》和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記載:分為赤芝(丹芝)、紫芝(木芝)、黃芝(金芝)、白芝(玉芝)、黑芝(玄芝)、青芝...
陸生開花植物自種子破土而出開始,便需要對生存環境中晝夜節律性的光溫環境信號變化不斷做出適當反應,以增強對環境的適應性。生物鐘對于植物感知光周期變化并以此決定不同光周期條件下的晝夜節律性生長動態具有重要作...
自上海植物園發布3月13日起恢復部分開園的信息后,市民游客反響熱烈,不論是值班熱線、雙微后臺還是線上預約通道,都能感受到大家來園踏青賞花的強烈意愿。 13日早上7點未到,就有不少游客抵達上海植物園二號門門口的測溫...
多細胞輪藻具備根莖葉的分化,被學術界認為是陸生植物的祖先。近日,科學家獲得了綠色植物界最古老單細胞輪藻(Mesostigma viride)的首個基因組,在表觀組和轉錄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尖端科學(Advanced Sc...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夏萍 萌友 王霞/文圖 近日,鄭州植物園內新引入的霧森系統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新建的霧森系統分布于盆景園鏡池水體、澤瀉園水體、大予山山體,共400余個霧化噴嘴,水流通過噴嘴噴出后化成水霧,頗...
從杭州豪宅中介處得到一個消息,金庸先生在內地的第二套房子,一套九溪玫瑰園別墅掛牌出售了。 差不多是21年前的此時,秋高氣爽,金庸先生和夫人在朋友推薦下,來到綠城杭州九溪玫瑰園參觀。 遠眺浩浩蕩蕩的錢塘江,遙望...